客家娘酒用什么米酒酿制?酿酒师傅告诉你答案!在我们国家,酒文化可以说是非常悠久的,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喝酒了,不过那个时候的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所以味道并不是很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白酒种类越来越多,口感也是越来越好,很多人都喜欢喝白酒,但是有一一种白酒,喝了之后会上瘾,这种白酒就是五粮液。
梅州客家娘酒中国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有关资料,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客家人因避战乱、饥荒和迫害或因朝庭的调迁而来,他们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与南方乃至海外的技术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自己独特品质的客家文化和风俗习惯。客家特色的酒文化延续了中原酒文化的特性,又加上了客家的元素成为中国酒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因米酒含酒精度数低,口感清醇略带酒味,而且富含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成分,故老少皆宜,特别是客家妇女尤其喜欢这“既解渴又有补”的客家娘酒。
客家人酿酒是如何酿制的呢?客家人酿酒的第一道程序是挑选优质糙糯米(用砻刚刚去掉谷壳的糯米),淘洗干净,然后将之蒸煮,经过蒸煮后的大米,更有利于发酵。出锅后的糯米,要铺撒在米筛或地面上放凉。
第二道程序是将蒸煮后的糯米拌入酒曲(酒饼),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然后将拌入酒曲(酒饼)的蒸煮后的糯米装入酒缸,用手将其拍实,在酒缸中间挖个小酒洞,撒点伴有酒曲(酒饼)的凉开水,密封,盖上被子,一般情况下,人穿多少衣裳就要盖多少被子,等上一整天。
看看小酒洞里有无酒酿泉出来,有无酒香味,如果有则这酒就可以进入酿酒的第三道程序,对原料的后期发酵,经过酒缸发酵就成了带酒酿糟的娘酒。一定时间后,客家人就将娘酒取出过滤酿糟,装入耐高温的酒坛,有些人还会兑一些白酒,然后用谷壳炙酒,这样一坛好娘酒就做出来了。
如果要酿出白酒则需要经进一步的蒸馏和冷凝,用传统的工艺——俗称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才能得到较高酒精浓度的白酒。根据1979年的酒类分类,梅州市的白酒大部分为米香型白酒。
客家俗语中,有句话叫做“蒸酒磨豆腐,唔(不)敢逞师傅”。
就酿酒而言,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客家酒业有着久远的酿酒传统,具有较好的区域优势,特别是地居优越环保的环境;二是要选优质酒饼;三是水质很关键,要用纯净而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
梅州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至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和饮用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土壤环境良好,无污染,适宜发展无害绿色食品等生态产业。
制作甜酒酿详细图文:首先需要准备的是糯米(需提前在水里浸泡12到24小时,夏天做的话只需要浸泡6到8小时)。还有纱布两大张,还有一个锅,酒曲,屉。
先将浸泡好的糯米洗净,用纱布盖住屉的一面,将糯米倒在屉上。
将屉放在锅里。
开始加热~~~~~
等待锅里的水沸腾~
从锅里的水沸腾,也就是锅开始向外冒蒸气开始,计时15分钟,持续沸腾
15分钟之后,将屉取出,
把锅里的水倒出来一碗,其余的水倒掉,
再把纱布包着的糯米放在锅里,连同碗里的水一同冷却
就这样拿出来
放在外面冷却中……
等到碗里的水冷却到不烫手的温度时,量好酒曲的量。
酒曲的量与糯米量的比为:4g酒曲兑2斤糯米。
待锅里的糯米冷却到不烫手时,把酒曲均匀的倒在糯米里
洗干净手,将酒曲和糯米充分搅拌均匀。
接着就是进行装袋。
记得每个袋子只装3分之1,或者4分之1就可以了。
将袋子系死扣。系紧。
然后放在恒温30度左右的地方,一周。
酸酸甜甜的甜酒酿就做好啦~~~~
The End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