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务员涨工资,为什么企业员工不涨工资?
这还真不是抱怨的事,公务员涨工资和企业涨工资,完全是两回事。公务员涨工资是指令性的,办公室精英自己说了算; 企业涨工资谁说了也不算,资本家说了不算,员工说了也不算,要看市场价格体系发出的信号。
青年马克思一次在街角遇到了恩格斯圈子里的资本家纳勒先生,他告诉马克思,工钱是社会说了算,如果你让工人说了算,你干掉的不是剥削,而是经济本身。意思就是市场的工资中位线是均衡原则。

企业涨工资没有指令性,一切取决于资本与劳动供求关系的平衡点,资本进入市场越多,对劳动的需求越多,工资中位线就会上移,如果资本不赚钱,如果税收高,如果资本全吓跑了,工资的中位钱只会下移,无限趋近于生存的起码条件。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工资普遍提高,要看市场环境,那是一个慢活。
公务员不同,公务员是财政供养的人员,涨工资财政说了算,也可以说是办公室精英自己给自己涨工资; 这就有一个问题,中国经济之所以内需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分配的不平衡,财政供养太大,而企业的利润空间太小,是财政税收与企业利润的不平衡。
财政供养大,用于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支出占比就低,会引起消费降级; 企业利润少甚至大面积亏损,就缺少扩表、增加就业的动力,从而构成了下降螺旋。

2019年部财政供养支出占比达40%,相较之下,德国公务员支出占比稳定在11-12%,日本维持在15%左右。行政性支出占了40%,又怎么可能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占比,普调将继续提高行政性支占比。
那么,分配制度不是正向的调整,政策期待的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2014年公务员工资普涨10%,当年CPI上涨2.0%;2018年调薪6%,CPI增幅2.1%。2023年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计划目标为3%,实现了0.2%;202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计划目标还是3%,还是只实现了0.2%。2025年1-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计划目标下调到2%,降低了预期,但1-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竟下降了0.1%,如果二季度不能把指数拉上来,就应了去年的网络戏语:2024年将是未来经济最好的一年。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时间窗口上调薪的底层逻辑。
通过直接提高公务员工薪,冲击2%的计划目标。
至于企业员工,要看市场信号,那显然是遥遥无期的等待,它不接受宏观文件的指令,不是办公室精英一拍脑袋就能做“清场式的遥遥领先”。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