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澳洲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和堪培拉等主要城市将举行名为“为澳洲游行”(March for Australia)的全国性反移民集会。

此次集会源于本月早些时候一段走红的TikTok视频,组织者呼吁抗议者“夺回我们的国家”并“停止大规模移民”。

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华人关店避难,呼吁留学生“别出门”!

1、表面和平,实则鼓动暴力

尽管“为澳洲游行”组织方在海报中宣称集会“将是和平的,绝不鼓动仇恨或暴力”,但泄露的音频却揭示了截然不同的实情。

组织者之一“Bec Freedom”在音频中公然声称:“我们需要暴力,和平没用。”这种煽动性言论引发公众广泛担忧,尽管她后来回应媒体质询时称自己的话“被断章取义”并道歉。

尽管维州、新州已立法禁止公开展示纳粹标志,违者最高可判 12 个月监禁,但此次游行还是吸引了极右翼团体的关注,包括新纳粹组织National Socialist Network(NSN)与其政治联盟“White Australia”。

自称为新纳粹主义者的托马斯·塞维尔公开表示支持该集会,并宣称其组织成员将穿着制服、不戴口罩公开出席活动。

2、华人社区,谨慎应对避风险

面对即将到来的游行,澳洲移民社区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非白人族群担心自己成为被针对的目标,许多移民和国际学生计划避开车站和市中心。

澳洲华人社区也采取谨慎态度。许多华人商家计划在8月31日关闭店铺,避免成为可能暴力事件的目标。

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也广泛传播着安全提醒,相互告知周日避免前往市中心区域,特别是已知的集会地点附近。

一些华人社区领袖建议成员保持低调,避免在公共场合使用母语大声交谈,以免成为被针对的目标。

在华人社区和“Indians in Brisbane”等社交媒体社群中,部分用户发帖呼吁在8月31日当天“不出门、不工作”,以避免可能的街头冲突。

“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8月31号都别去上班、别送外卖、别开Uber,为了安全。”一条建议这样写道,“留在家看Netflix、做samosa。不是人人都会惹事,但有些人会出事。不如停一天,安全第一。”

一位索马里裔澳洲主播甚至发布TikTok视频称,他已经“准备好当天带着改装枪出门”。该段视频在TikTok上已有超过13万次观看,引发广泛关注和担忧。

3、政界回应,齐声谴责分裂行为

澳洲政界人士几乎齐声谴责这次反移民集会。内政部长Tony Burke表示,这类游行“一点也不澳洲”。

他在声明中指出:“澳洲没有容纳分裂者与破坏社会凝聚力者的空间。我们支持现代澳洲共同抵制这些集会,因为他们的目的违背了真正的澳洲精神。”

多元文化事务部长Anne Aly强调:“澳洲的多样性是我们民族身份不可或缺和珍贵的部分。我们不会被吓倒。这种基于种族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极右翼 activism 在现代澳洲没有立足之地。”

维州州长Jacinta Allan昨晚在一场多元文化晚宴上发言时表示,此次游行“不符合澳洲价值观”。

“澳洲不是一个与纳粹同行的国家,澳洲是一个曾与纳粹开战的国家,澳洲国旗象征着我们的胜利,以及他们的失败。”

Allan表示,她对游行的后果“感到担忧”,但并不“害怕”。

甚至长期以来主张严格移民法律的自由党参议员詹姆斯·帕特森也表达了对针对多元文化社区(包括印度裔澳人)行为的担忧,称其为“可耻和错误的”。

4、澳洲移民政策困境

此次反移民游行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澳洲社会深层次问题的体现。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澳洲正面临一系列挑战。

经济压力、全球下行带来的物价飞涨和住房紧张,使本地居民自然将焦虑投射到“外来者”身上。

同时,AI与自动化快速发展,部分蓝领岗位被取代,本地人认为“工作机会更少”,对移民的接受度降低。

教育、医疗、福利体系承压,移民被舆论塑造成“消耗纳税人资源”的群体,进一步激化不满。

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个悖论:澳洲需要移民,但社会情绪却越来越抗拒移民。

澳洲各地警方正严阵以待,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暴力冲突。警方指挥官表示,他们将在集会地点附近部署大量警力,并在需要时隔离对立的团体。

警方警告组织者和反抗议者,任何袭击、财产损失或仇恨行为都会导致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