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内衣不能碰汗”,这大概是我今年听过最离谱的笑话。

跑完70公里,内衣把人“染”了

 

杭州一位姑娘,穿着一件价值200多元的飞比特运动内衣,去挑战70公里的越野跑。

你能想象那种画面吗?一路挥汗如雨,靠着毅力冲向终点,这本该是多热血沸腾的一件事。

结果,冲线之后,她迎来的不是庆祝,而是旁人异样的眼光。

低头一看,人都傻了。

身上那件三百多块的短袖,胸口被染成了扎眼的粉红色。始作俑者,正是身上这件刚穿不久的运动内衣。不光衣服,连身体都被染了色,费了好大劲才洗掉。

 

这哪里是运动装备,这简直是移动的染色包。

我看到这里真的有点懵,一件为运动而生的内衣,它的核心使命不就是为了承托、排汗吗?现在它竟然用掉色的方式,来“惩罚”每一个认真流汗的身体。

“汗液有腐蚀性”,这是什么神逻辑?

姑娘当然很生气,找到了商家。诉求很简单:退款,并赔偿被染色的衣物。

这要求,合情合理吧?

 

结果,商家的回复直接让我开了眼。

对方说:汗液对面料有腐蚀性,会造成色牢度下降,所以褪色是正常的。

等一下?我得揉揉眼睛,再看一遍。

汗液……有腐蚀性?

这是什么级别的“科学新发现”?我们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流了千万年的汗,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汗水是堪比王水的生化武器。那以后是不是所有运动品牌,都得在吊牌上写一句:“警告,本产品不防汗”?

运动内衣不能碰汗,这简直是在挑战所有人的基本常识。

更离谱的是,商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因为过了售后期,只能补偿30元。

一件200多的内衣,毁了一件近400的短袖,最后换来30块钱的“安慰奖”。这种处理方式,不是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解决问题,还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事情到这里,本以为只是一个质量问题和糟糕售后的烂摊子。

但接下来的操作,彻底暴露了某些品牌的真实嘴脸。

这位姑娘把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一个善意的“避雷贴”,提醒一下其他消费者。这下品牌方坐不住了,电话马上就打过来了。

电话里说的话,可比客服那一套“话术”有意思多了。

品牌方表示,只要删掉帖子,就会赔偿短袖,并“妥善处理”。

看到没有,这才是他们的核心逻辑。产品掉色不重要,消费者体验不重要,甚至品牌声誉在他们看来,都可以靠“删帖”来维护。他们怕的不是产品有问题,而是怕“有人说产品有问题”。

时至今日,姑娘说再也没有收到品牌方的任何处理方案。与此同时,那款让她糟心的掉色内衣,依然在店铺里正常售卖,等待着下一个“被汗水腐蚀”的消费者。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了。这是一个品牌在面对消费者正当维权时,表现出的傲慢、敷衍,甚至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召回产品、不是道歉赔偿,而是堵住那个说真话的人的嘴。

我真的感到一阵悲哀。一个品牌,如果连“运动内衣要能承载汗水”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认,如果连直面问题的勇气都没有,那它宣传的所有关于运动、关于坚持、关于美好的理念,都显得无比虚伪和可笑。

大家觉得呢?一件不让流汗的运动内衣,到底是产品缺陷,还是公然的消费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