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小王本该是大好的年纪,却没想到倒在了租的出租屋里——人没了。

如今,小王的家属质疑公司存在过错,申请了工伤,而公司却一直回应:“事情在处理中。”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位年轻骑手的悲剧,谁该负责?

 

据红星新闻11月5日报道,王某干外卖骑手已经干了三年多了,基本是每天都在送外卖。

王某的表哥李先生称,王某每天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干到凌晨三点,日子很规律,但单很多,也挺辛苦的。

 

2021年8月到现在,小王大概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忙的时候最多接近九千。

但工资不是打在平台那边的,而是通过一个第三方的公司发的,叫“服务费”,不是“工资”。

 

这家外包公司是在贵州本地负责调度骑手,安排排班、发工资和买保险的。

而王某的日常工作安排、出勤、接单、请假,就都是跟这家公司对接的。

10月19号晚上10点多的时候,王某发微信给外卖站点的管理人,说自己感冒了,脑袋疼,扛不住了,想送完所有的单之后早点下班。

管理人袁某回复了一个“嗯”之后,王某又从晚上11点多送到了将近12点,一共送了4单。

 

结果10月20日0时03分的时候,袁某向王某发了个消息让他“刷新上线”,意思是继续接单。

还问了王某“你啥子情况”,当时王某已经非常不舒服了,语音回复说自己“发高烧,全身没力气,出虚汗”。

他不止打了字甚至还给袁某打了视频,想直接说清楚自己身体状况也让他看看,但都被拒绝了。

袁某回复:“发高烧,你要把证明给我”“没得证明,我咋放人?”

 

王某说:“明天去医院拿证明。”对方回复:“OK。”

这条信息是凌晨0点17分发出的,是王某最后一次发信息了。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也就是10月20号早上七点多,王某的母亲给他打电话,但电话一直没人接。

王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母亲在县城当保姆,母子租住在县城里,王某电话一直没接,王某的母亲就有些不放心了,赶紧赶回家。

 

结果赶回家后一看,王某趴在床上已经没有气息了,立马就拨打了120的电话。

“那天,我也在附近,早上8点左右到了现场。”李先生说医务人员到场后,表示王某已经去世好几个小时了。

李先生还称,因为王某是在家里去世的,当时他的家人也没有多想,只想着尽快回老家操办后事,10月23日,王某就被安葬了。

 

王某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还盖着当地卫生院和派出所的印章,上面写着死亡原因是“其他猝死,原因不明”,死亡日期为 10月20日0时50分。

家属说他本来就感冒,头疼、发烧,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还是坚持把单送完了,可回家后就没了。

 

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到,王某很多次发语音说自己得休息了,但袁某一直强调得提供医院开的证明,才算请假,不然不能放人。

可当时已经是凌晨了,医院都不开门,站点没有安排其他人帮他顶班,也没有让他马上休息。

王某家属觉得,王某已经表达了自己身体很差了,站点应该做出一些处理措施的,比如让他先别跑单了,或者帮忙送去医院。

 

但没人来管他,他还是一个人坚持把当晚的工作做完了。

而且王某每个月的收入都不是“工资”,而是以“服务费”名义发放的,表面上看他是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平台只是提供订单。

但实际上他每天出勤时间固定,接单也不是随机的,他排班、请假、调休都要跟站点的管理人报备。

 

有网友说,这种关系到底是“合作”还是“雇佣”,一旦出现什么突发情况,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王某去世之后,家属还找到了他所在的公司,对方最后支付了3万元的丧葬补助。

目前,家人和公司已就雇主责任险的理赔问题进行了沟通。

此外,家人还向公司提出了申请工伤认定的请求。

 

11月5日上午的时候,王某的母亲许女士对红星新闻的记者说,自从儿子去世后她整个人都乱了,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理不清,只能把事情交给侄儿李先生帮忙处理。

李先生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和公司沟通,他说,他们找过公司负责人易先生,对方口头上说“在积极处理”,还提到公司正在申请“安慰金”,雇主责任险也在“走流程”。

 

而家属这边也在申请工伤认定,照着人社部门的要求补排班表、交资料,一项项往上报。

可当记者再联系上易先生时,他的回答却让人一头雾水,红星新闻记者问到王某发烧还在跑单和请假被要求提供医院证明的事,易先生回答说“不清楚”;

 

又问起处理进展,他也说“不清楚”,只是表示事情已经交给公司法务在对接了,但至于法务的联系方式,他到最后也没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