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红屁屁”,即医学上所称的“尿布皮炎”,是困扰无数新手家庭的常见难题,也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8月11日,母婴品牌Babycare与上海和睦家医疗宣布,将共建“屁屁研究中心”,整合临床医学经验与产业研发力量,致力于将专业的诊疗经验转化为普惠的家庭护理解决方案。

高发性与潜在风险:婴幼儿尿布皮炎不容忽视

“几乎每个小宝宝都可能遇到‘红屁屁’问题,如何建立更有效的预防和护理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颜崇兵指出。

新生儿皮肤的生理结构特点是其易感性的根源。其表皮厚度仅为成人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尿布包裹的区域,由于与尿液、粪便频繁接触,环境潮湿、温热,易于微生物滋生,从而导致皮肤问题高发。相关医学研究数据显示,0至1月龄的新生儿中,尿布皮炎的发病率高达43.8%至50%。

尿布皮炎不仅会引起宝宝不适、哭闹,影响其睡眠与情绪,若护理不当,还可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公众对该疾病认知不足及护理方式不当,是加剧其防治难度的重要因素。

科学预防是关键:构建“观察—预防—干预”的护理闭环

针对尿布皮炎的防治,《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明确建议,家长应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品。其中,使用高吸收性、透气性好、材质柔软、松紧适宜的纸尿裤至关重要。更有研究表明,选择具有超强吸水能力、高透气性和柔软亲肤特性的纸尿裤,可将尿布皮炎的发生率降低约50%。

和睦家医疗上海大区总院长刘薇表示,此次共建研究中心,正是希望从医疗场景出发,推动家长建立“观察—预防—干预”的科学育儿闭环。她强调:“屁屁问题从来不只是单纯的皮肤问题。每一次家长为孩子更换尿布、抚触其皮肤的机会,都是观察其整体健康状况的宝贵窗口。”

专家进一步解释,不同场景下尿布皮炎的诱因存在差异,因此护理策略也应有所侧重。例如,夜间长时间睡眠,尿液积存导致的局部高湿热是主因,建议选用防漏性能和吸收量更佳的纸尿裤;而在白天,婴幼儿活动量大,尿裤与皮肤的反复摩擦成为主要诱因,因此应选择更为柔软贴合、不妨碍大幅度活动的款式。

产研结合:以临床需求驱动产品创新

此次合作的亮点在于,将一线医疗机构积累的海量临床案例、诊疗数据与产业界的研发创新能力相结合。据介绍,研究中心将系统性地研究婴幼儿臀部皮肤的生理特性及尿布皮炎的发生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迭代。

事实上,纸尿裤的技术创新已在持续进行。为减少摩擦,行业已在研发应用比蚕丝更细的纤维材料,以达到极致的柔软度。为提升吸收性能和防漏效果,Baby产品通过改变传统芯体结构,设计出立体防漏构造,可吸收相当于婴幼儿多次排尿的量。此外,通过在面层设计巧妙的3D立体花纹,既能增大吸收面积、加快导流速度,也能有效减少与宝宝皮肤的接触面积,保持干爽。

Babycare首席公共事务官袁水根表示,发起该研究项目的初衷,便是希望从医学视角出发,以扎实、专业的研究,反哺产品创新。通过与上海和睦家医疗的深度合作,将有望把专业的临床洞察转化为更安全、有效的产品,惠及更多家庭,从源头上降低“红屁屁”的发生率,守护婴幼儿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