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明星人不怎么样,但是歌真的好,
尤其是那一句“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为什么有些人的演讲极具有煽动性?
听完之后能激发情绪的共鸣。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及情感,而非诉诸理性和逻辑。”
现实中很明显的例子是,传销和学术讲座,一个让人沸腾,一个让人疲惫。
传销简单粗暴的告诉你“听了我的演讲,你就能成为百万富翁”。
而学术讲座叽叽歪歪的半天,才只是梳理了一下发展史,还没到正题呢。
中国用了30年赶上了西方发展的100年,国人都很忙的,别耽误他人的时间。
所以说社会话的时候,不要太在意逻辑的严密,把利益放在首位。
例如希特勒每次必提“生存空间,优质生活”
例如乔布斯每次必提“更轻、更薄、更美,科技改善生活”
例如毛爷爷每次必提“打土豪,分田地”
是什么让人追随,不是那些高大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好比美国总统竞选:
那些总统的竞选理念都是选民or集团的利益诉求。
心理学和经济学会告诉你人性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有助于你在社会上纵横捭阖。
学过英语语法的人会知道,英语喜欢把重点放在最前面说,即各种从句。
所以英语文章看那些连词(where that)前的东西,就知道文章的大概。
国际化是不变的趋势,怎么国际化,那就是简单点。
太复杂的东西往往伴随着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老外不一定能理解。
但是你看韩国棒子,为什么会刮起韩流,简单讲“明星的脸好看啊”。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