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有一股现象:只要有人发布有关长寿老人抽烟喝酒的内容,评论区必定一片赞同的声音。

他们认为,人的健康和寿命和养生与否关系不大,甚至越是养生越是早死,养生大师林海峰51岁去世,许多人被医生劝告不吸烟不喝酒,但是自己七八十了,而那些医生坟头草都老高了。

以上这些言论不仅荒谬而且可笑。

首先,它错把结果当成原因,把特殊看成一般。

 

比如某些长寿老人抽烟喝酒吃肥肉,这个问题可以分三种情况看待。

第一种情况,观察者只看到了该老人抽烟喝酒吃肥肉,但是没有看到那些因为抽烟喝酒吃肥肉而早死的人不计其数,死了就死了,没人去思考他们早死的原因,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第二种情况,这些抽烟喝酒吃肥肉的老人,本身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假如他们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方式非常健康,那么他们的寿命应该更长,活了90的老人,实际上应该可以活一百多。

 

第三种情况,有的老人前半生生活贫穷,饥一顿饱一顿,根本不可能抽烟喝酒,而是到了老年以后生活富裕了,才有条件抽烟喝酒吃肥肉,不过这些对于老人的影响已经不大了,他们已经进入人生暮年。

所以,评论区有些人或许说对了一半:已经那么大岁数了,抽烟喝酒又能咋的?

这就像现在的学生,当你看到某某学生经常打游戏居然还考上了985高校,所以你认为学习成绩和努力没有关系,靠的是智商。

你的错误在于,你没有看到更多的学生因为打游戏连三本都考不上,甚至辍学成为网瘾二流子,这些打游戏考上985的学生,如果他不打游戏可能考上北大清华。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相信这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观点,一定要相信世卫组织的结论:人的寿命百分之六十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百分之十五取决于遗传。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