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卢克文转发一张图,但是没有任何评价,引发网络关注。

这个庙湾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雀塘镇的庙湾村,这个村里有5000人,今年上半年只出生一个人,今年全年预估只出生2个人。

对此,金融学家宏皓教授评论道,其实这种情况在如今看来都很正常,毕竟现在村里的年轻人留在县里的都不多,基本能读大学的都去省会了,毕业后都去大城市上班了。回到农村的人很少,出生率降低,农村空心化也就是大趋势。这种现象同时也折射出城市无序扩张对资源的虹吸效应。
所以,前不久,中央定调,城市发展不再摊大饼,要注重“内涵式发展”,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未来,不可能让城市无序扩张,重在提质增效。让中小城市、乡村也能留住人、聚起气。毕竟,当乡村有了生机,人口的天平才能重归平衡,民族的根基才会更稳固。
有网友反驳,这种分析解释显得非常的笼统和片面,5000不都是老弱病残,还有一大帮年轻的光棍。随便考察一下全国的任意一个普通的农村,都是一大堆光棍。所以男女比例失衡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也有网友认为,感觉主要有以下几点:1.女权,2.不婚主义,3.丁克。其他的都是次要影响。应该在互联网上清洗那些女权和不婚的视频,多宣传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如今,造成婚育率低的原因,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自我意识。现在至少有两个传统意识被破坏,一个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个是传宗接代的意识被抛弃。这是当前教育环境和网络传播所引发的。
舆论和宣传的失位,造成女权泛滥,LGBT大行其道,全网贩卖生存焦虑,年轻人注重享受,不愿付出,不愿奋斗,言必称摆烂、躺平,是低欲望低生育的罪魁祸首,也必是将来经济下行的主因之一。

而针对当前现状,必须来个破釜沉舟的勇气,出台激励政策,甚至立法约束。
比如,养老金领取和生孩子捆绑。不生娃,领取养老金系数为1;生一个,领取养老金系数为1.2;生两个1.4,生三个1.6,以次类推,当然可以设置封顶,这只是一个思路。
再比如,考公与生孩子进行绑定,没有婚育的,作为否决项。升职与孩子数量挂钩,两个孩子是基本线,3个才有机会晋升。
同时,将女性的退休年龄和男性一样(男女平等),生一个娃可以提前2年退休,生两个提前4年,生三个提前6年,再依次类推(这是社会对母亲的关怀)…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