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武汉市江夏区谭鑫培戏楼灯火通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长江戏剧电影推介之夜”在此启幕。

当61岁的许亚军身着得体正装走上舞台,台下突然响起整齐的呼喊:“祁厅长!”,夹杂着“看到您太想进步了”的打趣声,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这场以“让戏剧电影回家,看江夏戏韵风华”为主题的盛会,因一个八年前的角色,意外收获了跨越时光的热烈回响。

作为推介嘉宾,许亚军本是为《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戏剧电影站台,却被观众无缝代入《人民的名义》的剧情记忆里。
他站在台上从容微笑,挥手致意间,岁月沉淀的风度与角色赋予的辨识度交织,印证着“叔圈顶流”的独特魅力。

这种场景对他而言早已不陌生——自2017年《人民的名义》播出后,“祁厅长”就成了他行走江湖的另一个标签,甚至GA系统的朋友见面也会打趣地喊他“领导”。
台下观众口中的“想进步”,源自剧中经典桥段,如今已演变成跨越圈层的流行梗。在许亚军的社交账号下,类似的玩梗留言从未间断:
“祁厅长,
我妹妹的副班长位置能帮忙想想办法吗?”
“祁厅长,我家狗能当警犬不?”,
这些台词碎片拼凑出观众对角色最鲜活的记忆。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反腐剧中的反派角色,在播出八年后仍拥有大批“真爱粉”,有人直言:
“祁厅长活得真实,好歹给办事”,
这种评价背后是观众对立体人性的深刻感知。

祁同伟这个角色的生命力,
藏在许亚军对细节的极致打磨中。
剧中机场接高小琴的场景里,他轻拍对方手背、接过拉杆箱的动作,将角色的温柔与保护欲精准传递。而山顶饮弹自尽的结局,又让无数观众为这个“胜天半子”的悲剧流下眼泪。

这个出身贫寒、靠努力逆袭却最终迷失的汉东省公安厅长,打破了反派角色的脸谱化塑造,其欲望与挣扎、深情与贪婪的复杂特质,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多棱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角色最初并非为许亚军量身打造,而是在张志坚转演高育良后,经推荐临危受命拿下的角色,却意外成就了他演艺生涯的又一巅峰。
面对“祁厅长”光环的长期笼罩,
许亚军始终保持清醒与坦然。
他曾坦言,演员确实会担心被成功角色束缚,但被观众认可本身是件幸福的事。

在他看来,角色的生命力恰恰是演技的勋章,无论是拍抖音分享日常,还是接演新的警察角色,他从不觉得被祁同伟的影子桎梏,“关键是要深入新角色的内心,避免千篇一律”。
这种从容,让他既能坦然收下观众的角色问候,也能在新的艺术领域持续深耕。

当晚,与许亚军同台的还有斯琴高娃、刘佩琦等艺术家,共同为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致敬。
但“祁厅长”的意外走红,恰似一场生动的艺术启示:好的角色无关正邪,唯有真实可抵岁月漫长。
当观众在许亚军身上呼唤祁同伟时,既是对演员演技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优质影视作品的持久怀念。

活动落幕时,许亚军在掌声中完成了电影推介。
离场途中,仍有观众追着喊“祁厅长,常来武汉”。
许亚军点头示意,微微一笑,
转身离去,只留下胜天半子的背影……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