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又有人婚检查出了艾滋病?”

原本,医生做婚检只是检查一下双方身体的健康情况、有没有遗传病史,以及俩人的基因能否孕育子嗣。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医生发愁做婚检,尤其是遇到患艾滋、乙肝之类的传染病患者。

法律上要求医生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情感上医生不忍心看着健康的那一方被感染。

可说不与不说都会得罪人,那医生怎么办才好?

 

婚检矛盾

2025年6月4日,湖北某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婚检案例。

那是一对小情侣来做婚检,看似很甜蜜,可谁能想到,婚检结果出来后,竟然发现女孩已经感染了HIV,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艾滋病”。

 

要知道,艾滋病是世界上少有的会传染,且无药可救的传染病之一,即便是治疗,大多也只能延缓病情的发作。

按理说,查出这样的问题之后,医生应该是告诉健康的那一方,以便他也被传染上,可医生也清楚,一旦告诉了男方,那估计婚也就结不成了。

 

再加上被查出艾滋病的小女孩,苦苦哀求医生不要告诉男友,犹豫再三,医生还是决定替女孩隐瞒了病情,不过却把女孩患艾滋的情况上报给疾控中心。

 

然而,没多久,男孩因为身体不舒服来医院检查,竟然也确诊了艾滋病。

后来还得知,女孩早就查出了艾滋病,是医生替他隐瞒了下来。

 

知道真相的男生又气又急,觉得是医生没尽到责任,连着好几天跑到医院大吵大闹,还向卫健委举报了那名做婚检的医生。

结果就是男孩感染了艾滋病,医生被停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女生也被查出了艾滋病,同样她也请求医生替她保密,但是医生出于职业操守并没有同意,转身告诉了女孩的男朋友,导致俩人分了手。

结果气不过的女孩,就每天跑到医院去投诉那名医生,最后逼得医生只能换一个地方工作。

 

另外还有一名广东的医生,也是查出了男患者感染艾滋病,结果对方不仅不当回事,还威胁医生不要说出去,最后医生也只是默默将情况上报给疾控中心,至于那名患者是否传染给其他人,恐怕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说与不说,医生都会受到麻烦,那这样的话,婚检的意义又该是什么?

 

婚检原则与医生责任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婚检就像是一份健康的 “说明书”,目的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健康安全,确保另一半不会被感染疾病。

尤其是像艾滋病、乙肝这类传染病筛查,还有遗传病检测等,让新人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提前预防风险。

 

比如查出一方携带某种遗传病基因,就能在要孩子前,听医生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或干预,避免把疾病传给下一代。

但遇到艾滋病这样的病例,最发愁的恐怕就是医生自己了!

 

按规定,医生得保护患者隐私,就像湖北的那名医生把女方感染艾滋病的情况上报疾控中心后,架不住女方苦苦哀求,选择对男方保密。

可这一保密,直接导致男方被感染,医生被停职。

那要是这样的话,医生在隐私权和生命权的冲突下,该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能确保另一半的安全?

 

法律能否拯救婚检?

其实,在法律上,医生应该是要把患者的隐私保护到位,尤其是碰上艾滋病这种能彻底改变患者生活的大病。

与此同时,法律也专门给女性的结婚生育权上了 “保险”,确保她们不会因为生病就被区别对待,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结婚、要不要孩子。

这些规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患者能安心看病,让医患之间多些信任。

 

可真到了婚检时查出艾滋病,医生又该纠结,明明保护患者隐私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他又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一个健康人被感染。

说了,患者会指责医生没有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到时候大闹医院,自己肯定是“痴不了兜着走”。

 

可要是不说,最后另一半被感染了,铁定是不会放过自己,那样的话,医生的工作又要保不住了。

所以想要打破这样的僵局,法律上必须得先把医生在婚检艾滋病告知这事上的权力和责任写清楚,比如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医生可以突破保密限制。

 

同时,还得给医生 “兜底”,要是因为依法告知惹上麻烦,医疗责任保险或者政府基金得出面分担风险。

另外婚检结果方面,也可以让双方一起听医生解读检查结果,再配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既能保障知情权,又能避免矛盾。

还有社区、媒体也得多宣传艾滋病知识,让大家知道得病不可怕,坦诚面对才是关键。

至于网友说的把检查结果放同一张报告单上,想法挺好,但还得再琢磨琢磨怎么保护隐私,比如设置分级查看权限,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婚检重新发挥保障婚姻健康的作用。

 

结语

在婚检过程中,很多医生都是严格按照流程上报疾控中心,并对患者病情严格保密,但结果往往是另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

要知道,艾滋病传染性极强,一旦传播,对未感染者的健康和生活都会造成巨大打击。

为此,再对这种情况时,医生有必要突破保密限制告知风险,阻止悲剧的发生。

 

美国曾有判例,当医师知晓病人有伤害第三人的计划时,法院判定医师有告知义务。

同理,在婚检中遇到艾滋病患者拒绝告知伴侣的情况,医生为保护另一方生命健康,打破保密限制实属必要。

信息来源: